關於過動的治療(一) 閱讀分享 白話版題目: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與飲食和人工添加物的關係 結論: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必要調整飲食,而人工添加物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正相關。 題目: Meta-Analysi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s, Restriction Diet, and Synthetic Food Color Additives. 出處: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2) Impact Factor: 7.26 出處說明: Impact Factor(IF) 是什麼呢? 就把它當成是學術界臉書按讚按分享的次數好了,但是如果沒人按讚按分享是不是IF就會很低,那就代表這文章不好嗎? 那倒也不是這麼解讀,所以通常會再看看這篇文章在該領域排行老幾,像本篇跟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是在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領域排行前幾名的期刊. 在2015小兒科期刊排名2/120(120名的前三名),在精神醫學領域8/142(142名中排名第8)。有了IF的分數跟領域的排行榜,就能夠了解這研究結果的可信程度。 心得: 1. 有很多家長帶小朋友看兒童身心科,但是藥物治療對於小朋友的核心症狀(衝動、過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外的行為改善有限(如人際互動、學習表現、情緒控制、不適當的行為)或是有其他用藥的考量,(例如個案有其他的生理症狀),而思考是否有其他不用藥的治療方案。 2. 有些治療的方式是進行飲食的調整,個人的臨床經驗發現大部分的個案飲食乍看之下並無異狀,但仔細探究飲食的型態與內容,會發現飲食層面的影響是系統且全面性的。 3. 其實食品添加物無所不在,餐飲的細部分工的結果,各種的人工添加物會出現在每一個環節,例如: 麵包、麵條的保存與調整口感的增加物、裝食品的容器(請想想看每天早上吃的早餐、午餐與晚餐)、各種油脂的製作與保存添加、牛奶製品的生產牛隻的生長與注射藥物、各種的調味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