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上常見的想法整理
心理治療上常見的想法整理當我在做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時候,我常常會檢視個案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可能來自於過去的經驗或是個體與環境互動後的想法,我將這些想法歸納出
下列幾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如果你一個都沒有,那恭喜您,您是非常理性的人類,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您根本不清楚你自己的這些想法已經內化在你的思考模式上了。

1、想法: 一個人應該被周圍的每一個人所喜愛與稱讚。
實際狀況: 這個想法通常延伸到最後我常常聽到的是,個案常常會告訴自己說,自己是一
個很棒很不錯的好人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其實這個部分有時候是來自於情境辨識的錯誤,人際互動的技巧較不佳,或人際互動的出發點錯誤(台灣有句話叫做白目)。
2、想法:一個人必須非常能幹、完善及成功,唯有如此,他才有價值。
實際狀況: 這個造成的結果是,家庭、工作與生活搞不清楚。有些人把工作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更多這種想法的人把工作當做全世界。這樣狀況的人常常有一個習慣。
常常花過多的時間跟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上,想透過工作的努力與成就得到別人的認同,若再加上工作升遷或者是物質的獎勵,則會導致無限的循環。看看周圍或者自己是否到了下班時間,還賴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肯離開工作崗位想多留一些時間,甚至,不離開位置只是想要讓他人知道,或者是為了製造努力工作的現象。

3、想法: 有一些人是不好的、邪惡的、卑鄙的;他們應該被責備。
實際狀況: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善與惡的一面,如果過度強調某
個人的善的一面跟過度強調一個人的惡的一面,結果通常會變
成是這個樣子,正義魔人不就是如此嗎?
4、想法: 期待不得償,或者計劃不得實現是一件可怕的災
禍。
實際狀況: 堅持目標努力前進,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通常大家
遇到問題就去面對與解決。但有些人則是告訴自己,計畫沒有
辦法實現這是一件可怕的災禍,導致心理功能與行為受到影
響,有些人更用逃避來解決這些問題。

5、想法: 不幸福或不快樂是由外在情況所引起,一個人對不幸福或不快樂是無法可施的。
實際狀況: 如果將所有的情況都歸因於外界或者是命運所導
致,迴避自己相關的一些責任,將改變的責任歸咎於外在環境的一些不可抗力,在某種程度這也是逃避行為的一種。
6、想法: 對危險、可怕的事情我們必須非常關心,而且必須時時刻刻憂慮其危險性及可怕性。
實際狀況: 為什麼說這個是非理性的想法?因為這樣的想法過
度的將風險危機放大,好處之一是可以很仔細的去檢視風險。
壞處之一,則是因為過度仔細的去檢視風險,而忽略掉其他需
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是不敢去承擔任何一種風險有錯失了更多
的機會。
7、想法: 逃避困難及責任是比面對他們容易。
實際狀況: 逃避行為本身真的很容易,但是逃避之後可能需要
花更多的力氣來處理尚未解決的問題。
8、想法: 一個人應該依賴他人,且必須有一個強者為靠山。
實際狀況: 如果找不到人可以依賴,就製造一個神吧,網路上
那麼多神,就是這樣出來的。此外,若沒有得依靠你還是要活
下去不是嗎?
9、想法: 過去的經驗與事件決定及影響目前的行為,而那些影響是永不改變。
實際狀況: 這個需要看過去的經驗與事件影響的程度,只是有
些人將這些過去的經驗過度放大,透過停留在過去的這些經驗
中來回避生活上的一些必須面對的責任壓力。
10、想法: 每一個問題都只一個正確、完善的答案,我們必須找到它,不然那將只是災禍。
尋求最佳解 無可厚非, 但如果認為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所謂正
確的答案,就很容易落入非黑即白的思維中, 這樣的思考模
式缺乏了對於灰色地帶的容忍度,若生活上所突發的事件較為
複雜或者是牽涉到人際互動,又加上自己所掌握的訊息與資源
有比較有限的話,反而讓個案落入無限思考的迴圈。
11、想法: 一個人應該為別人遭遇到的問題與適應不良感到難過。
實際狀況: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位成年人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想法負責,若您感覺到有些人的遭遇非常的令你難過與同情,這是你對於他的處境非常的有同理心,而你感到難過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切記要避免這個"應該"的這個想法造成自己的愧疚與罪惡感。
以上這些是我在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常遭遇到的個案想法,在這裡做一些整理,綜合上述,在這裡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生活上造成困擾的事件和想法,是否有上述想法的影子,或者,根本就是這些想法的大拼盤。
下列幾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如果你一個都沒有,那恭喜您,您是非常理性的人類,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您根本不清楚你自己的這些想法已經內化在你的思考模式上了。

1、想法: 一個人應該被周圍的每一個人所喜愛與稱讚。
實際狀況: 這個想法通常延伸到最後我常常聽到的是,個案常常會告訴自己說,自己是一
個很棒很不錯的好人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其實這個部分有時候是來自於情境辨識的錯誤,人際互動的技巧較不佳,或人際互動的出發點錯誤(台灣有句話叫做白目)。
2、想法:一個人必須非常能幹、完善及成功,唯有如此,他才有價值。
實際狀況: 這個造成的結果是,家庭、工作與生活搞不清楚。有些人把工作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更多這種想法的人把工作當做全世界。這樣狀況的人常常有一個習慣。
常常花過多的時間跟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上,想透過工作的努力與成就得到別人的認同,若再加上工作升遷或者是物質的獎勵,則會導致無限的循環。看看周圍或者自己是否到了下班時間,還賴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肯離開工作崗位想多留一些時間,甚至,不離開位置只是想要讓他人知道,或者是為了製造努力工作的現象。

3、想法: 有一些人是不好的、邪惡的、卑鄙的;他們應該被責備。
實際狀況: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善與惡的一面,如果過度強調某
個人的善的一面跟過度強調一個人的惡的一面,結果通常會變
成是這個樣子,正義魔人不就是如此嗎?
4、想法: 期待不得償,或者計劃不得實現是一件可怕的災
禍。
實際狀況: 堅持目標努力前進,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通常大家
遇到問題就去面對與解決。但有些人則是告訴自己,計畫沒有
辦法實現這是一件可怕的災禍,導致心理功能與行為受到影
響,有些人更用逃避來解決這些問題。

5、想法: 不幸福或不快樂是由外在情況所引起,一個人對不幸福或不快樂是無法可施的。
實際狀況: 如果將所有的情況都歸因於外界或者是命運所導
致,迴避自己相關的一些責任,將改變的責任歸咎於外在環境的一些不可抗力,在某種程度這也是逃避行為的一種。
6、想法: 對危險、可怕的事情我們必須非常關心,而且必須時時刻刻憂慮其危險性及可怕性。
實際狀況: 為什麼說這個是非理性的想法?因為這樣的想法過
度的將風險危機放大,好處之一是可以很仔細的去檢視風險。
壞處之一,則是因為過度仔細的去檢視風險,而忽略掉其他需
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是不敢去承擔任何一種風險有錯失了更多
的機會。
7、想法: 逃避困難及責任是比面對他們容易。
實際狀況: 逃避行為本身真的很容易,但是逃避之後可能需要
花更多的力氣來處理尚未解決的問題。
8、想法: 一個人應該依賴他人,且必須有一個強者為靠山。
實際狀況: 如果找不到人可以依賴,就製造一個神吧,網路上
那麼多神,就是這樣出來的。此外,若沒有得依靠你還是要活
下去不是嗎?
9、想法: 過去的經驗與事件決定及影響目前的行為,而那些影響是永不改變。
實際狀況: 這個需要看過去的經驗與事件影響的程度,只是有
些人將這些過去的經驗過度放大,透過停留在過去的這些經驗
中來回避生活上的一些必須面對的責任壓力。
10、想法: 每一個問題都只一個正確、完善的答案,我們必須找到它,不然那將只是災禍。
尋求最佳解 無可厚非, 但如果認為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所謂正
確的答案,就很容易落入非黑即白的思維中, 這樣的思考模
式缺乏了對於灰色地帶的容忍度,若生活上所突發的事件較為
複雜或者是牽涉到人際互動,又加上自己所掌握的訊息與資源
有比較有限的話,反而讓個案落入無限思考的迴圈。
11、想法: 一個人應該為別人遭遇到的問題與適應不良感到難過。
實際狀況: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位成年人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想法負責,若您感覺到有些人的遭遇非常的令你難過與同情,這是你對於他的處境非常的有同理心,而你感到難過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切記要避免這個"應該"的這個想法造成自己的愧疚與罪惡感。
以上這些是我在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常遭遇到的個案想法,在這裡做一些整理,綜合上述,在這裡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生活上造成困擾的事件和想法,是否有上述想法的影子,或者,根本就是這些想法的大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