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習動機與改善學習困擾 第一課

在與家長與學生老師互動的場合常常討論,
小孩的學習動機低落,該如何處理?
這個一直是很多老師與專家想要改善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是個系統化的問題,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
所以我們會讀透過系列的投影片來說明,
告訴大家如何改善學習的動機!
在促進學習動機之前首先我們要來看看,
什麼是學習困擾?





與其說是學習困擾,倒不如說是學習上常常出現的狀況,
要注意的一點是:
這些狀況通常會彼此關聯,
而不是單一事件。



對所學不感興趣:
很多學生常反應對學校學習的科目不感興趣,
其實各位家長們可以想一想
之前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會有同樣的想法?
個人在過去的臨床經驗發現,
當仔細地去問學生到感有哪些感興趣科目?
這些同學通常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也沒有辦法回答這方面的問題。

這個地方就有趣了,
當自己的興趣在哪裡都不清楚,
為什麼可以清楚的知道對目前的學習科目的不感興趣?
可能的原因是:
對目前的這些科目的用處與可能對於未來的使用狀況
並不清楚、了解。
換句話說對於目前的學習與用處了解太少!
這種狀況,
個人是認為不能
一味的去怪罪小孩子為什麼對於學習沒有興趣,
很多時候,小孩在學習時,
並沒有被清楚的告知這些科目將來會用在哪些地方,
而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說這個以後會考試。

如果考試與升學變成這個學習的主要目標,
而成就感又無法呈現的時候,
當然對於這個學習的科目就會缺乏興趣。
個人臨床上處理的方法是
再怎麼基礎的學科,
都可以抽出一些有意義的學習理由,
因為這是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
人的一生中不就是一直的問題解決嗎?




學習方法僵化:
常見的狀況是: 很多小孩在低年級的時候表現不錯但到了中高年級或是國高中之後就表現得不好,
在我過去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要注意學習銜接的問題,
很多小孩的學習出狀況都在這裡
常常看到有些學生是:
運用低階的學習策略在處理高階的學習!
這個就像是騎腳踏車去參加機車競速一樣,
通常這些狀況容易出現在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
很讓人難過的是,
家長希望小孩在未來社會可以跳脫原有階層,
也把很多的希望寄託在小孩身上,
但是小孩子的學習策略不足或是無法應付高階的學習
進而造成小孩在學習上受挫,
造成學習信心低落、自尊心受挫、或者是自我效能低落!

時間規劃不當:
這個部分主要是個人的習慣與個人的性格有關聯,
時間的規劃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課題,
但是在學校的基礎教育上並不著重在這個部分,
既使是在學校裡有完整的時間規劃,
但是在放學之後或者是休假之後呢?
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放假的時候應該讓他們好好的休息,
我個人完全同意!

但是,這並不是在前一天的時間規劃破壞而用另一天的睡眠來補足
這種行為嚴重的影響到時間規劃的規則,
另一個部分是事情的輕重緩急沒有辦法區分
而導致先做想做的,或是喜歡做的。
另一種狀況是:
用錯誤的方式評估出時間上排序最重要的
同樣地導致不良的後果。
如此的做法既使有時間規劃策略同樣會導致時間規劃不當。



如何解決?
接下來我們要來討論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要具評估小孩子的學習上出狀況
是在哪個面向出現問題了,

對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因為需要更仔細的去觀察與評估小孩子的狀況。
有時候小孩子已經到了國高中或是大學,
小孩有自己的價值觀、個性、交友圈、生活習慣,
這個部分家長更難介入評估或是處理。
所以個人的建議是這些評估或是觀察需要在年紀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
也就是說,小時候出狀況就要處理了!
長大並不會船到橋頭自然直!

沒有人比你更了解您的小孩這句話,基本上是對的,
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是錯的!
這句話的基本假設是:
家長有能力並且有興趣觀察跟評估小孩的狀況
但是目前的社會狀況其實剝奪了很多家長這些能力與權利!
因為,很多時候學習都外包了,
在某種思維上會認為靠那行吃飯就有那行的專業,
這是真的嗎?
如果家長只是負責驗收跟給學費,
這樣的評估跟觀察通常很難達到!


有問題? 歡迎提出指正與討論。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如何減少人際的"操弄"行為?

什麼!?你的智商(IQ)只有90!

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